从开放性手术, 前列腺癌手术时间不断缩短, 手术相关并发症不断减少, 但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尿控差等问题,仍然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开展的不可逆电穿孔(IRE)新兴疗法,如何做到在治疗前列腺癌的同时,不仅手术伤口更小,还能带来更多的术后收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术后问题仍未解决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根治术经历了开放手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发展历程,手术时间不断缩短、手术相关并发症不断减少。
但是,术后存在勃起功能障碍、尿控差、切缘阳性等问题,会影响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带来一些心理负担。
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国内尚处起步阶段
在国内,不可逆电穿孔(IRE)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前列腺癌的原发灶局部治疗领域,该技术相较冷冻治疗、高能超声、射频治疗等局部治疗技术起步较晚,属于一项新兴技术,适用于低中危前列腺癌(PSA<20ng/ml、≤T2c、Gleason评分≤7)患者,并能更好实现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尿控功能和性功能保护。
国产复合陡脉冲治疗设备的诞生,使得在国内开展基于国产设备的不可逆电穿孔(IRE)治疗成为了可能。
不可逆电穿孔(IRE)技术的核心:利用高压电场使细胞膜发生不可逆穿孔,穿孔后细胞内外酸碱平衡打破,从而诱发细胞死亡或凋亡,并且具有组织选择性,能够在消融癌细胞或实体组织的同时,选择性保护功能性的血管和神经结构等。
患者在接受不可逆电穿孔治疗术后,需定期进行血清PSA以及影像学评估。若患者肿瘤未进展,则无需再进行相关抗肿瘤治疗。
解决传统治疗难题,治疗针孔仅1mm
目前,华西医院泌尿外科已经使用不可逆电穿孔(IRE)技术,治疗了两例前列腺癌患者。今年3月,泌尿外科魏强教授团队开展了西南地区首台前列腺癌不可逆电穿孔(IRE)手术。
6月7日,泌尿外科董强教授带领的泌尿MDT团队,再次为一名前列腺癌患者实施了不可逆电穿孔(IRE)手术。两例手术都采用微创会阴穿刺,针孔大小仅为1mm,相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更加微创,更为安全。
今年3月的患者,是一位70岁的男性,体检发现血清PSA(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升高6+月,确诊前列腺腺癌1+月,胸腹部增强CT、骨扫描未见转移,接受了前列腺癌不可逆电穿孔(IRE)手术。手术后2天,患者顺利出院。
泌尿外科团队对患者的肿瘤控制,以及生活质量进行了随访评估。结果发现,患者在未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情况下,血清PSA水平持续下降,已从术前的6.2 ng/mL降至末次随访的2.39 ng/mL,这表明不可逆电穿孔(IRE)手术治疗前列腺癌效果明显。
更令人欣慰的是,患者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未发生术后尿失禁,性功能水平相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解决了传统手术方式一直无法处理的难题。
两例手术的成功,以及术后随访评估证明,不可逆电穿孔(IRE)手术作为一种新兴疗法,在控制肿瘤的同时,为保留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尿控功能、性功能带来了更多获益,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质量研究,为不可逆电穿孔提供证据
华西泌尿外科治疗两例前列腺癌患者,所用的是不可逆电穿孔技术的一种——高频不可逆电穿孔(H-FIRE)技术。
早期研究提示,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就会促发不可逆电穿孔效果,后续研究进一步发现,一定的脉冲宽度可加快不可逆电穿孔过程,由此出现了高频不可逆电穿孔(H-FIRE)。
此前,外科学杂志《JAMA Surgery》发表了复合陡脉冲治疗设备治疗前列腺癌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的文章,为不可逆电穿孔(IRE)技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佐证。
该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高频不可逆电穿孔(H-FIRE)广泛局部消融治疗前列腺癌具有良好的肿瘤控制和较小的功能损害。此外,在消融肿瘤的同时,对治疗区域的神经、血管、尿道没有任何损伤。
技术水平全国领先,推动多中心临床研究
华西医院泌尿外科作为全国医疗、科研、教学中心,对新技术的开展以及临床应用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从2018年开始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每年均以满分成绩(100分)蝉联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泌尿外科学全国第一,同时2018-2022五年总科技量勇夺泌尿外科学全国第一。此外还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临床专科排行榜长期位居全国前三,标志着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无论科研还是临床均位于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不可逆电穿孔(IRE)技术西部培训中心,华西医院泌尿外科将持续开展此类前列腺癌局灶治疗新型微创手术;同时,也将联合西部乃至国内多家中心,推动该创新术式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以获得患者长期随访结果。